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材料系主任Gregory S. Rohrer教授来我司讲座
2018年10月27日,应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王卫国教授邀请,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材料系主任Gregory S. Rohrer教授来到菠菜公司排名讲座。Rohrer教授在富兰克林马歇尔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并在宾大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Rohrer教授加入了卡耐基梅隆大学。Rohrer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其他作者发表的论文和著作超过290余项,包括教材《多晶材料的结构及成键》。Rohrer教授是美国陶瓷学会会员,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Richard M. Fulrath Award,Robert B. Sosman Award,W. David Kingery Award等奖项。2011年,他担任大学材料委员会委员。Rohrer教授现任美国陶瓷学会董事会成员和《Acta Materialia》期刊编辑。
王卫国教授代表学院对Rohrer教授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他专程前来我司表示了感谢。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Three Dimensional Orientation Measurements for Studying Grain Boundary Texture, Energy, and Curvature,晶界性质取决于五个独立的晶体学参数,其中三个与晶格取向相关,两个与晶界平面取向相关。三维取向映射使得测量晶界相对面积(织构)、晶界能量和晶界曲率,并以此作为所有五个晶界参数的函数成为可能。仪器及测量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进行测量的速度,讲座中,Rohrer教授描述了这些测量的技术,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各种金属和陶瓷的调查结果综述。首先是晶界平面取向空间中的织构比错取向空间中的织构更强。此外,在由正常晶粒生长形成的材料中存在持续的相关性。
第二部分是“The photochemical reactivity of Polar surface domains on non-polar surfaces”极性半导体由于其内部场分离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并减少了复合,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具有极性域的表面上,电子被吸引到正终止域并促进还原反应,空穴被吸引到负电荷域并促进氧化。我们发现极性域可以在非极性材料的表面上形成,包括BiVO4、WO3和SrTiO3。就WO3和BiVO 4而言,极性来自挠曲电效应。讲座描述了通过极性域的使用来控制表面上的光化学反应。
讲座结束后,工程学院校领导与Rohrer教授进行了会面,此后Rohrer教授参观了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